7月4日下午,由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牵头,济南市汽车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207会议室召开汽车装备制造行业校企交流座谈会,目的在于发挥共同体作用,推动校企深化合作,助力开发区、章丘区汽车装备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会议由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、管委会副主任李屹东主持,济南市工信局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处副处长、二级调研员荆锋、济南市产业供应链管理协会秘书长张立华、章丘区工信局副局长、科技局局长郭伟宏、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人才部部长丁信刚、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马晓天、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张树峰、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交通学院院长王霞、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教研室主任孔庆奎、齐鲁理工学院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教研室主任信苗苗等政府、协会和学校领导出席。
参加本次活动的企业代表有:山东齐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、临工中租(济南)机械科技有限公司、中集车辆(山东)有限公司、山东聚鑫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、山东华曼商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、济南江龙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、开辟艾福(济南)轴承部件有限公司、临沂银鑫工程机械有限公司、中钰匠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、山东金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、山东载信物流有限公司、济南方正物流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。

会议首先由郭伟宏介绍了济南市汽车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情况。共同体由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、章丘区工业和信息化局、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、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、启征新能源汽车(济南)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发起,于2023年6月15日组织成立。其宗旨是以国家职业教育方针为指导,以培养汽车全产业链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的,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,遵循“共同建设、共同管理、共享成果、共担风险”的原则,加强“政、校、行、企、研”的合作,实现共同体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,从根本上促进校企深度融合,为济南地区培养高素质汽车产业技术技能人才。共同体成立的初衷,就是为学校和企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,破解“学生就业难”和“企业招工难”这两个老大难问题,并为下一步进行校企深度合作搭建平台。

章丘区工信局副局长(科技局局长)郭伟宏介绍共同体情况
会议其次由参会院校介绍了各自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优势学科,迫切希望与相关企业开展合作,产教融合,协同育人。参会企业介绍了各自企业的基本情况及有关需求,其中反映最多的问题是招工难、留人难问题,特别是一线工人缺口较大;其次是科研工作开展受限,企业创新能力不强。
在随后进行的交流发言中,山东聚鑫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的王传祥总经理谈到两个问题:一是人才引进的对口性和忠诚度,企业招聘的员工,包括校聘员工,对企业认同感较差,实习后留到企业的不多;二是横向课题的开展与合作,特别是在汽车轻量化研究方面,寻求合作伙伴。马晓天认为要保持员工对企业的感情,要从学生时代开始培养,校企合作招收订单班或冠名班,积极开展工学交替,共同培养,协同育人;并要求汽车工程学院会后与王总对接,进一步洽谈校企合作事宜。李屹东也认为山东聚鑫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有实力的企业,解决人才需求不能仅通过招聘会,要提前布局,通过校企合作招收订单班,让学生提前参与到企业生产中,与企业共同成长,这样培养的员工才对企业有感情。

山东聚鑫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传祥发言

中集车辆技术工艺工程师董浩发言


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马晓天发言

济南市工信局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处副处长、二级调研员荆锋讲话
荆锋在讲话中谈到,共同体6月15日成立,今天就开展活动,落实共同体的工作计划,迈出了可喜的一步,说明共同体在向实里做,向实里走,前景可期。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支撑。如何实现产学研精准对接,把汽车专业发展有机嵌入汽车全产业链,实现产教深度融合,是政府、学校、企业、协会等单位一直探索的事情。共同体的成立,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“推进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”的创新举措,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大胆尝试,是政行园企校“五方联动”、培养高素质汽车专业人才、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,为产教融合搭建了共享平台。今后要以共同体这个平台为依托,有效汇聚产教资源,促进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、创新链有机衔接,为济南市汽车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,支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,服务汽车产业技术改造、工艺改进、产品升级。

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、管委会副主任李屹东发言
李屹东在总结讲话中谈到,汽车产业不仅是章丘区的龙头产业,也是济南市的支柱产业,做好共同体的工作,对促进章丘区、济南市的经济发展大有裨益。今天由于会场较小,很多企业没办法参加,但今天的会议起到示范作用。为今后继续做好共同体的工作,提出三点建议:
一是学生就业问题。学生不愿进工厂,这是大环境问题,目前生活水平高了,学生就业反而难了,一边是企业招工难,一边是学生就业难,关键还是教育、选择的问题。这不仅是学校的问题,家庭、社会都有责任,要大力提倡工匠精神,提高技术工人待遇,大力弘扬“劳动光荣、技能宝贵、创造伟大”的劳动精神。
二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高。现在生活水平好了,吃住行乐都要考虑到,要做好产城融合。招商引资是首要任务,但企业入驻后,园区要做好保障工作,让年轻人进得来、留得住、干得好。
三是成员单位之间加强交流互动。共同体要多开展活动,提供机会,让校企深度融合,广泛交流。企业一是要做好宣传,经常到学校讲课、交流,取得学生对企业的信心和认同感;二是做好产业技术升级,没有好的生产环境,再好的宣传也没用。希望校企之间多观摩、多走动,用心用情去做,提高产教融合水平,争取让共同体的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。(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李绪永 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 黄瑞丰)